2022中央環保督察計劃,主治這三大環境問題
導讀:會議明確,未來環保督察工作將繼續落到實處,對破壞生態環境的問題,嚴查、徹查,嚴肅處理!對從事環保工作的人來說,中央環保督察組通報的生態環境問題一直都起著警示作用,那些越過了環保“高壓線”的事是絕不能存在的。
2022年2月22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召開,總結第二輪第五批督察問題,并部署第二輪第六批督察工作。
根據前三批的環保督察工作來看,生態環境問題正在減少,但部分問題不是這里發生,就是那里發生。問題尚未完全解決,環保工作中需要對它們加深重視程度。這三大問題要注重管理:
2022中央環保督察
1、污水不合規排放
污水排放要講規范化。要取得排污許可證,污水只有在處理后達標了才允許排放,排放渠道要合規,以能夠被實時監管。這三點是污水排放的必要步驟,在《水污染防治法》中也對企業污水排放的違規操作設定了處罰標準。污水直排輕則罰款萬元到百萬元不等的數額,重則面臨停業、關閉。
當發現污水排放不合規時,通過建立完善的污水排放制度表,規范污水處理設施,貫通污水排放管網通道,并提升污水監測水平,確保污水達標正確排放。
2、環保設施帶病運行
無論是污水處理設施還是垃圾處理設施等,都是降低環境污染的一個重要環節。若環保設施運行不到位、使用年限過長,甚至根本不運行,必然逐漸顯露出環境污染問題。
如:垃圾滲濾液問題。在多種垃圾處理方式中都免不了產生滲濾液,其濃縮度高、有害物質多,處理難度大。是一種環境危害較大的污染問題,垃圾滲濾液是必須要經過環保處理的“毒液”。這時,若負責垃圾滲濾液處理的設施“罷工”,垃圾滲濾液該“何去何從”?其環境污染的后果也可想而知。
從此前環境督查的相關情況來看,曾有一起滲濾液直排問題直接導致周邊水中部分污染物的濃度飆升上百倍。因此,環保設施設備應當專人看護、定期檢修,及時更換,以便進行“毒液”凈化工作。
3、污染防治工作不接續
生態環境的問題不能看表面看本質,表面治理只能維持一小段時間,深層治理才是生態恢復的長久之計,后續防護更是要打“持久戰”。 如:環保督察通報過的水體返黑返臭問題,有消耗半年之久的水體重現黑臭,也有歷時三年再度黑臭的。究其根本,是治理及長效管控落實不到位。還有在督察“回頭看”工作中,原本已經整改到位的問題,再次出現。重要的是要知道,環保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個無止境的環境保護工作需要不斷推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