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塵行業主要政策
除塵行業在環保治理中占據重要地位,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推動其發展,主要政策涵蓋排放標準、設備能效、超低排放改造、技術推廣、低效設備整治及區域協同治理等方面,具體如下:
一、嚴格排放標準:
生態環境部等部門發布多項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如《煉焦化學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6171.1-2024)、《石油煉制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等修改單,對重點行業廢氣中的顆粒物、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等污染物排放濃度進行嚴格限定,倒逼企業采用高效除塵設備,降低污染物排放。
二、設備能效提升:
國家發改委等發布《重點用能產品設備能效先進水平、節能水平和準入水平(2024年版)》(發改環資規〔2024〕127號),依據《除塵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GB37484-2019)劃定準入、節能、先進水平,推動除塵設備向高效節能方向發展,減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三、超低排放改造:
國務院《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要求鋼鐵、電力等行業超低排放改造覆蓋率超80%,部分地區對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提出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促使企業加大除塵設備升級改造力度,采用更先進的除塵技術和工藝,實現超低排放目標。
四、技術推廣應用:
生態環境部發布《國家污染防治技術指導目錄》,鼓勵和推廣高效除塵技術,如濕式電除塵技術、袋式除塵技術等,引導企業采用先進適用技術,提高除塵效率和穩定性。工信部等將高效除塵設備納入《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節能降碳技術裝備推薦目錄》,推動其在工業領域的廣泛應用。
五、低效設備整治:
各地陸續出臺《低效失效大氣污染治理設施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對低效失效的除塵設備進行排查整治,淘汰落后工藝和設備,推動企業更換為高效除塵設備,提高大氣污染治理設施的整體效能。
六、區域協同治理:
推行區域大氣污染聯合防治,對顆粒物等大氣污染物實施協同控制,要求不同地區之間加強合作,共同制定除塵等大氣污染治理措施,統一執法標準,加強信息共享和聯合執法,形成區域治理合力。
標簽:
上一篇 :除塵器在線噴吹和離線噴吹的優缺點
下一篇 :沒有了!